從華為內部論壇中傳出一篇關于“內卷”的文章,一度引發了坊間爭論和思考。很多人就”內卷“的現象和深層次原因做了剖析,也由此引發了更大范圍的討論。
內卷一詞,源于社會學的名詞“內卷化”(involution),對應于“進化”(準確地講是“演化”,沒錯,就是“天演論”和“進化論”的evolution),是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在上世紀中期研究印度尼西亞農業生態時提出的一個概念,大體上是說社會或者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會達成某種穩定狀態,也因此停滯不前而無法升級為更高層次。
內卷化初時說的是農業經濟,后來這個詞被推廣到更大范圍,乃至成為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有現象。很多學者曾就內卷化特征分析過不同的領域,各有看法、莫衷一是。
之所以“內卷化”這個詞在2020年忽然流行,其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源自于上一個時代技術革命帶來的互聯網推動力,持續了二十多年后逐漸衰竭,目前還沒有找到哪一種力量能夠帶動經濟的大幅度成長。社會經濟發展的模型自凱恩斯主義主導下的全球貨幣與財政擴張,似乎也走進了難以逾越的怪圈。從宏觀社會到微觀經濟,全世界正在陷入內卷化特征之中。
社會進步依賴于什么?
恩格斯說,社會進步要在“人們生產和交換的方式中去尋找”,也就是因為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和交易內容與方式的變化,孕育者社會的變革。
一旦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停滯,既有發展的力量就會依照慣性內卷(想象一下奔涌的水流遇到堤壩的景象),而導致內部過程的“精致化”。從形式上來看,越來越多的又、越來越多的免責技巧、越來越多的形式主義、越來越多沒有必要的繁文縟節就會產生。表面看來,這種精致化是一次升級,但其效果卻是邊際效應持續遞減,最終歸于徒耗資源的無用功。
宏觀社會當下的內卷化需依賴于技術創新
宏觀社會當下的內卷化已經是現實,需要突破必然依賴于技術創新,或者新的社會關系。互聯網和全球化是上一個時代的增長基石,即便是沒有國際貿易摩擦,增長也幾乎到了盡頭。所以,這次十四五規劃中,將“創新”與“科技”放在了首位。
企業和個體在內卷的概念下,又當如何?
社會太大,世界太遠,也許內卷化這個詞帶給我們的感受并不深刻,但如果將同樣的概念放在企業和個體,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思考。
一個企業,誕生和成長都有自身的道理。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市場、銷售,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其行為和成果得到了市場的認同。但在價值觀確定、業務確定的情況下,周而復始,又將會如何?這幾乎是每個企業家的痛苦之源泉。
安于現狀當然也可以,但上一次互聯網引發的淘汰賽,仍然前音未緲,下一次會不會輪到自己?時代的進步必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沒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如果沒有創新的業務、新開辟的疆土,企業還會生存多久?缺少動力、缺少新鮮感的周而復始,就是一場內卷。
一個職業人工作久了就會懈怠,“始終如一”的工作,或者只在一些細微之處著手“螺獅殼里做道場”而沒有突破,就意味著天花板近在咫尺,即將失去職業空間。人生在于過程中的不斷嘗試和探索,見到不同的事物、創造更大的價值,但內卷之下卻可見“終生”,夫復如何?
也許來自生活的壓力,也許來自房貸的催促,也許來自工作的繁復,于是不斷重歸舊路。時間似乎總是不夠用,或者精力不再能支撐,或者信心已經遠去,于是不再進取。缺乏創造力,也缺少激情的工作和生活,是不是就此永續?這也是一場內卷。
突破內卷,需要來自外部的力量。只有開放的系統,才能持續接受外部信息和能量,從而引發自身變化和改善。來自市場的壓迫、環境的變化、客戶的需求,都是改善和突破的契機。但從根本上,不斷與外界接觸、與前沿同行,才是持續獲得突破力量的正確方法。
創新需要與外部溝通,借助于來自外部的力量。但創新的基礎,還在于內生的力量,一是成長欲望,二是文化習慣。所以,構建和保持一個學習型團隊,對企業和個體都很重要。由學習而提升自我認知,是長期有效的內生力量,也是企業和職業人突破內卷怪圈、走上新通道的必由之路。
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