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創業工坊成立以來,與創業者和擬創業者聊天不下幾百次了。每每聊到一個問題,總是喜歡與創業者較真:你到底為什么要創業?這個答案五花八門,有說要賺錢的、有說為創業而生的、有說希望自由的、有說想做點事情的、有說要實現某種理想的……但很少人說不知道為什么創業,不知道為什么創業而創業,似乎很可笑?但大多時候,還真是這樣。
創業,顧名思義就是創立基業,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狹義上,創業一般是指創建一個企業或者獨立的商業項目;廣義上,創業常常說的是創造某一種以前并不存在的狀態。無論狹義還是廣義,其實創業本身與賺多少錢、自由或者理想沒什么關系,更多的是強調要做某種事。
自從國家層面在十余年前提倡科技創新,創業一詞就開始逐漸火爆起來,尤其在鼓勵大學生、失業人群自行創業方面,這種將創業作為就業手段的行為,使得創業一詞不僅流行,而且逐漸混亂起來。
創業是什么?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以為,創業是產生一種想法、并付諸行動、實現想法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長也許很短、也許成功也許失敗、也許喜悅也許悲傷、也許是幸福也許是災難。與其說創業是追求某種結果,不如說是追求某個過程,甚或是追求某種精神境界。
”造就永續創業的團隊,成為顧客信賴的專家“ 是奧遠的企業理想,很多人說這個企業理想很怪異,企業理想即使不是大廈、上市,也應該多少要涉及人類的福祉吧?其實說來簡單,奧遠的理想只是想表達長久生存的愿望而已。一個商業組織能夠久遠存在,剔除政治和法律因素之外,大約就是兩個要素,一個是有人需要它、它有價值,另一個便是它自己不想衰老和死亡,前者是企業存在的理由,后者是企業存在的方法。沒有任何企業希望自己衰老和死亡,但衰老和死亡又是自然規律,似乎不可避免,因此想要存在久遠,就需要保持持續的創業心態,不斷革新自己,也許只有這樣才會有機會。所以,創業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心態,一種否定自己、革新自己、超越自己的心態。一個人擁有這樣的心態就不會老,一個組織擁有這樣的精神就不會衰。
奧遠創立“創業工坊”已經近兩年時間了,承蒙各方關懷,算是小有聲色。創業工坊力圖以傳播創業文化、提供創業服務,來幫助更多創業者做自己的“事”而實現自己的夢想。創業工坊做了一些天使投資,激勵了一些創業者,幫助了一些初創企業,也許算有些新鮮的模式,但在奧遠本身來看,卻非新鮮事物,只是奧遠創新學習的文化延伸罷了。希望“創業工坊”所傳播的創業精神,不僅能夠幫助初創企業,更能夠讓奧遠——這個正在創業的企業,始終保持清醒、持續創新創業,完成長久生存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