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某一名人在視頻中公開評價某人,用了一個詞叫做“不裝”,并認為這是對人的最高評價。的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社會上蔓延一種“裝”之風。
“裝”的形態多種多樣:嘴上說的權貴名人,手中拎著名牌包包,抽的、用的、運動、玩的......當然,并不是權貴名人香煙包包高爾夫玩具有什么錯,而是搭配起來似乎莫名其妙。于是,無數人開始討厭“裝”。
說“不裝”是最高評價,也許過了。但,不裝,大抵是一種境界。也許,這個“不裝”,可以理解為真實,可以理解為德能配位,可以理解為名至實歸。總之,讓人心悅誠服、安然接受的,就是所謂的“不裝”。
但是,在這個人世間,真的可以“不裝”嗎?有人說,要做真的自我,要隨心所欲,我不要什么儀式感,我不要什么規則,這才算自由精神,才是理想中的生活。
什么才是真的自我?
從腦科學來看,每個人都有好幾個自我(不是說神經病,而是這兩年的研究成果,有據可查、請自查);
從人的認知看,每時每刻都在被不同的概念和思維影響;
從物質的人來看,我們都在向死而生。真實的自我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當下的自我罷了。大概可以稱之為“角色”。
每個角色都需要“裝”
人是群居動物,在職場中尤其如此。每個人都有多種角色,在父母面前的兒女,在家庭中的夫妻,在孩子面前的父母,在下屬面前的上司,在上司面前的下屬,在客戶面前的服務者,在服務者面前的客戶......
每一個角色,都要求相應的素養,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有了相應的“裝”。
“裝”是個人技能和修養
“裝”是一種社會責任,適配個人角色的責任。但,“裝”并不簡單,“裝”是個人技能和修養。作為一個顧客面前的專家、學生面前的老師、店家面前的消費者,恰如其分表現自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扮演自身的角色,需要相應的功底。專家真要“專”而不能“磚”,那就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提升。老師、服務商,莫不如此。甚至連作為一個消費者,也得懂得該如何適可而止,才能獲得最大利益,當然包括表現得優雅或者能夠消費得舒心。
“裝”是做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裝”,就是做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倘若裝得不像,被人看穿而揶揄,那就是功力不夠。而真的功力足夠,何必說權貴包包奢侈品,真就用不著裝。真的專家不需要、真的老師學生消費者,都不需要“裝”。功力真夠了,就是自然而然,在特定社會角色中的真自我。
最高境界的裝,就是“不裝”,也就是裝的狀態,已經成為本真。這個時候的裝與不裝,沒有分別。如果確實要說裝和不裝的不同,不如說,裝得像與不像很有差別。
前不久,清華大學門前的念著吳亦凡名字的女孩,迅速崛起成為網紅,被人稱為“因為不裝,所以喜歡”(預知詳情,請自行百度)。真的不裝?要知道,這女孩可是專業人士。看姜文演的電影,看趙本山的小品,很有感覺,因為能夠看到真實,看到“不裝”。可是任誰都知道,這就是藝術演繹,只是裝得像“不裝”。
裝到極致,便是不裝,這才是成熟的職業人、這便是職業化。職業人在職場中,做好自己的角色,真的將自身代入到角色中,才能看到自己的責任,才能看到應該做的事情,才能找到自身的價值,才能有自己獨具一格的人生,
所謂:人生如戲,必須入戲。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