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是一場又一場爭論的歷史,自古以來從無斷絕。大到國家大事、興亡決策,小到雞毛蒜皮、吹牛瞎侃,總會聽到各種各樣觀點的爭論。過去的爭論還需要找到特定爭論的場合,現如今只要在論壇微博上逛一圈,想爭什么就能爭什么。
都說理不辯不明、事不爭不清,但回歸到工作生活中來看,又有多少爭論是有效、有正向意義的?日常所見的大部分爭論,其實就是為了爭論而爭論,因為沒有邏輯,所以沒有意義。
任何命題的爭論,都應事先解決三個前提:概念、立場和價值觀框架。只有在這三個前提確認之后,爭論才有意義,才會有結果。
概念
所謂概念,就是對爭論的命題雙方都確認的清晰定義。表面上看,似乎所有的概念應該都是“眾所周知”的,其實大謬不然。眾所周知,其實只是錯覺。
每個人對一個概念的理解,都與自身的認知能力、經歷和基礎知識體系相關,而每一個概念背后,又有無數的概念做支撐。所以,做到不同人對一個命題完全一致的解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糟糕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以為”對方和我們的理解完全一致。例如,對“大數據”這個概念,應該是“眾所周知”,可如果細究下去,恐怕沒有幾個人完全一樣。我們之所以需要辭典,其本意就是統一對概念的不同理解。但是,即便是辭典,一個詞也有諸多的解釋。
立場
所謂立場,就是在所討論命題中,站在什么角度去看、想要達成什么目的。例如中美貿易戰,站在中國人和美國人各自的角度、站在政客和商人各自的角度,當然觀點不同。立場的本質,是利益群體決定的,這也是爭論之所以會產生的根本原因。
價值觀框架
所謂價值觀框架,就是針對一類事情的一般判斷原則。例如,中國文化中最基礎的尊天敬祖之“孝”;例如,某宗教中對特定名詞的篤信;例如,某一個企業持續成長文化的“學習”;例如,某某粉絲群對某某的“不可褻瀆”。價值觀框架,是評判是非的基礎,不在同一個價值觀框架下,爭論并沒有意義。
職場之中,爭論無所不在
理論上,職場本是理性之所在,但在實際工作溝通中,非理性比比皆是。甚至于同為某一領域專業人士的爭論,也有可能爭論來爭論去,爭的根本不是一件事。
為什么?即便是拋開立場和價值觀不談,每個人對每一個概念,都有自己的解釋和理解,很難完全相同。更何況,哪里有完全相同的立場和價值觀!
相對而言,合作緊密的群體內,爭論會少一些,反之會多。部門內爭論相對少、跨部門爭論更多,搭檔之間相對少、偶然合作者之間更多。這并非因為相互更熟悉,而是因為彼此之間對概念的認知更為相似,立場和價值觀框架更相近罷了。
理性地面對問題、嚴謹地提出命題,在明確的立場和目的下,與價值觀框架類似的人來討論,即便是有再多的不同,也會趨于一致。如此之爭論,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