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去了,雖然沒有過去各平臺高調的宣傳、大幅度的增長(原因你懂的),但數據還是不錯的。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仍然是很不錯的信號。尤其是淘寶平臺的李佳琦帶貨破百億、薇婭八十多億的戰績,更是破了直播的記錄,演繹出驚天的神話。
這樣驚艷的成績,是否又有人打了雞血沖到直播領域?且慢,還要看看這些數據的邏輯。
阿里系是雙十一的創造者,也是電商當然的帶頭大哥,所以于情于理都必須持續不斷地創造電商神話。然而在電商不斷分化的當下,阿里巴巴的壓力也是空前巨大。很多垂直領域電商崛起,只是補齊了原本電商市場的不足,并未對阿里巴巴形成威脅。但諸如抖音這類視頻平臺進入之后,一切發生了變化。
抖音和快手的發展,遠超過去互聯網企業的速度。視頻應用突飛猛進,一方面得益于移動通訊的迅猛發展和不斷降低的資費,另一方面則是視頻表現更簡單、更直接、更有沖擊力,更加符合人的認知軌道。而當視頻尤其是視頻直播進入到電商領域時,阿里巴巴也很驚慌。畢竟,抖音快手之流,不僅是流量的消費者,如今年還是流量的創造者。
所以,在電商這個領域,阿里巴巴必須宣誓主權。與其他直播不同的是,淘寶系原本就是電商起家,在賣東西專業性上沒什么懸念,只要證明在直播上夠牛叉就行了。怎么證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拿出狀元如果還不夠說明問題,那就再加上榜眼好了。
從營銷的角度上,短時間內淘寶雙雄的成績無法匹敵,但也不可復制。畢竟在龐然大物的阿里旗下,不是誰都有機會跑到頭部去。流量總是有限的,真正牛的還是平臺、是資本、是媒體。
現今大多直播從業者其實很苦逼。流量當然是最大的問題,再就是供應鏈匹配能力。畢竟直播電商本質上還是電商,而電商本質上還是“商”,也就是產品和供應能力,拼的是硬功夫。所以,無論是經紀機構還是直播達人都必須要解決供應鏈的問題,品牌商直播由此也成了流行詞。
所謂直播電商,不過是上一個時代的電視購物,或再上一個時代沿街叫賣的推銷員罷了。要說專業性,原本也是品牌商的強項,只是老家伙對新事物可能有點懵懂而已。在紛亂的市場上,給了敢為天下先者更多的機會,但當市場發展起來、平穩了之后,才是有實力玩家戰斗的開始。
現在尷尬的是乘直播而起的網紅品牌,以及渾水摸魚的MCN機構,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網紅品牌想要不曇花一現,必須夯實自身的能力,雖然未必要精于生產制造,但產品能力和供應能力是必要條件。而MCN機構必然會有優勝劣汰的過程,優秀的機構自成一家,大多一般般的機構最好的歸宿大概是投靠品牌商家。
又一次商業的變革已經開啟,適配新技術和新時代的腳步原本就是商業的天性,每一次變化中總有倒下的企業也就新生的明星,新陳代謝而致新格局。消費產品如此,其他產品何嘗不是如此?
真正有實力的品牌商,正在入場。所以說: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只不過是開始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