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商業中最常見、最普遍的行為,沒有之一。
企業內部的協作,到處都需要溝通;企業與外部的合作,仍然需要溝通;企業和客戶之間,更是充滿了各種意義的溝通。可以說,沒有溝通,就沒有職業,也沒有職場。
但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溝通中的雙方各持己見、各說各的,都在證明自己的正確,希望對方配合自己。倘若這時候有人介入問一句:你們在爭論什么?有可能收獲的是茫然。沒錯,這個時候的爭執,已經失去了目標。
沒有目的不成商業
商業不是漫無邊際的打發時間,相反目的性極強,甚至是“沒有目的不成商業”。分析職場中溝通,如果只保留一個特性,這個特性就叫做“目標”。
目標是溝通中各方要實現的標的,也是溝通的“為什么”,所以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溝通都不能偏離了目標,更不能忘了目標。
目標不僅要解決為什么溝通的問題,也劃定了溝通的邊界。
在企業內部溝通中,最常見的是會議
目標通常是“各方如何相互配合,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某件事情、達成某種效果”。如果溝通中一旦偏離了這個方向,主導的一方或主持人就應當停下來,重申溝通的目標,然后才能繼續。
在企業外部的溝通中,最常見的是談判或說服
無論是面向供應商還是競爭對手,溝通目標通常是雙方利益的最大化,或者某種形式上的利益最大化。盡管商業溝通可能爾虞我詐,但是溝通的目標應該雙方認同,這是成功合作的基礎,所以必須反復提及,尤其是溝通陷入僵局的時候。
在企業與客戶的溝通中,最常見的是營銷和服務。企業將產品推廣到客戶,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建立在為客戶“創造價值”上,只有這樣的目標才能幫助客戶,才能讓業務成功和持久。所以,目標是檢驗任何與客戶溝通的行為、策劃、廣告的基本方法。
商業溝通的場景千奇百怪,并沒有一定之法,但一定有共同的一點:目標。只要定義好目標,并且不斷檢視行為與目標的關系,溝通就比較容易產生結果。
西方有句諺語:如果沒有方向,什么風都是順風。目標一旦確立,方向就有了,風向也自然有了選擇。